陶少华,男,1973 年 1 月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族旅游方向)博士(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排名第三),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 (民族旅游学硕、旅游管理专硕),重庆市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旅游学会会员,重庆市社科普及专家,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策划、民族旅游与旅游人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主持省部级项目 5 项,主持和主研其他课题 20 余项,出版专著4 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 40 余篇;主持和参与成都市成华区旅游发展规划等 10 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二等奖等 10余项。
1. 主持的主要教学和科研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各民族船工口述史研究(编号:19BMZ064,在研);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推进重庆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8-ZB-13,在研);
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罗家坨苗寨旅游开发与实践研究(编号:SKJD02,结题);
4. 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智慧旅游时代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5BS057,结题);
5.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民族旅游就业人群就业力提升机制研究(编号:17SKJ057,结题);
6. 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项目:重庆乡村旅游振兴中的村民接待礼仪知识与技能普及教育(编号:2018KP20,结题);
7. 秀山县委托项目:“十三五”秀山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软实力提升对策研究(结题);
8. 涪陵区文化委员会委托项目:“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研究(结题);
9. 涪陵区文化委员会委托项目:涪陵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结题);
10. 涪陵区社科规划项目:涪陵旅游圈构建研究(编号:SKGHYBJ201825,结题)。
2. 代表性论文
1. 陶少华:资本理论视阈下旅游扶贫类型学新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0 年第 1 期;
2. 陶少华:民族地区成长型避暑旅游景区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毛坝景区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19 年第 8 期;
3. 陶少华:论全域旅游发展的拓展路径与动力机制——基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实证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9 年第 1 期;
4. 陶少华:基层政策视阈下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18年第 10 期;
5. 陶少华:重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14
6. 年第 4 期;
7. 陶少华:破解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地形象遮蔽功能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8. (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3 年第 3 期;
9. 陶少华、谢元鲁: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设计,中华文化论坛(CSSCI 扩展版),2013 年第 1 期;
10. 陶少华、唐胡浩: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预科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扩展版),2013 年第 5 期;
11. 陶少华、田敏:民族精英推动秀山花灯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北民族学
12.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扩展版),2012 年第 6 期;
13. 陶少华:西南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空间类型,安徽农业科学(中文核心),2010 年第 27 期。
3. 出版专著
1. 陶少华:人类学视野下罗家坨苗寨旅游开发和实践研究(36 万字),线装书局,2014 年;
2. 陶少华:旅游扶贫新视野——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例(20 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年;
3. 陶少华、黎艾艾:乡村旅游服务礼仪规范(18 万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年;
4. 何丽、陶少华:近现代中华民族革命传统精神讲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5 万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