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与平台>>湖南省自然与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
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于2008年8月获准成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9月获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第一批)。 基地简介
研究基地现有成员3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具博士学位的22人,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基地建有专业资料室,拥有专业图书2万余册,长期订阅专业期刊50余种,资料室采用与学校图书馆电脑联网管理,与学校图书馆共享中国期刊数据网、网上数字图书馆、外文数据库等10多种数据库。基地成立以来获得科研奖励14项,其中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第十届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其他奖励15项。近三年来基地承担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横向规划、策划咨询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528.5万。通过基地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形成三个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旅游规划与利用、农业遗产与乡村振兴。 现任领导基地主任: 姜又春教授 基地副主任:鲁明勇教授 办公室主任:粟娟教授 研究方向1、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保护
本研究方向抢抓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等国际品牌为引领,研究遗产地生态和文化保护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管理模式、保护机制与路径,研究遗产地生态文化保护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耦合协调发展。 2、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旅游规划与利用
本研究方向以湖南湘西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省市自然保护区、长征文化公园等为对象,开展旅游规划研究,着 力于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特色、旅游空间结构、内外部自然文化交通和生态环境、旅游客源地 和目的地市场开拓、品牌定位、市场营销、产品设计、重点项目、投融资与机制体制保障等 方面的旅游规划与利用研究,明确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遗 产旅游利用的理念、路径、方式、技术方法、机制体制、模式和绩效等策略与规律。 3、农业遗产与乡村振兴 本研究方向以乡村振兴接续精准扶贫战略为机遇,通过对湖南农业文化遗产全面考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旅游业发生协同进化的基本原理、方式及特点,研究认识和定位农业遗产价值转化为旅游发展价值路径与规律,探讨农业遗产在当前自然和社会背景中的延续性和旅游发展的可能性。运用协同进化观点分析农业遗产延续、发展和进化,运用驻点式的田野工作方法,对选点调查点全方位 长时段的人类-生物-自然系统及其民族文化系统进行深入考察,以此来观照农业遗产演化的历史和现实,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