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贤,1980 年10 月生,湖南武冈市人,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青年骨干教师,重庆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重庆市涪陵区政协委员。近年来,主要从事西南地区、武陵山区以及乌江流域地区的民族经济、文化经济研究。近5 年来,主持完成国家
社科基金项目2 项,主持完成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重庆
市教委科技重点项目等7 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民委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教委项目等10 项。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其中在《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CSSCI 期刊
杂志上发表20 余篇,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 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
载2 篇,国研网全文转载4 篇。出版专著6 部,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2 次,获地
厅级一等奖2次,资政报告被重庆市主要领导批示多次,现任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协会副会长、湖南省西部综合开发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多个学术兼职。
1. 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结项证书号:****0744,结题)。
[2] 国家社科基金《云贵川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调查与差异化策略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结项证书号:****4669,结题)。
[3] 国家民委规划项目《工匠精神”视域下武陵山区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GMC—047,在研)
[4]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问题研究》,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项目编号:2015M582485,结题)。
[5] 重庆市教委科技重点项目《武陵山区地理》,(编号:KJ1****2029,结题)。[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路径研
究》,(编号:16SKGH183,结题)。
[7]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武陵山区村落复兴与文化记忆重构研究》,(编号: ****8252,结题)
[8] 重庆涪陵区政府重大委托项目《涪陵文化与经济地理研究》,(结题 2017.6-2019.6。),
2. 代表性论文
[1] 熊正贤,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定范式与动力找寻,改革(CSSCI),2013年第6 期。
[2] 熊正贤,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利用原则与开发秩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3 年第7 期。
[3] 熊正贤,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竞合问题研究:博弈论视角,经济体制改革(CSSCI),2013 年第11 期。
[4] 熊正贤,吴黎围,国外经验与我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14 年第4 期。
[5] 熊正贤,吴黎围,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贵州民族研究(CSSCI), 2014 年第9 期。
[6] 熊正贤,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与演进——基于乌江流域穿青人的视角,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6 年第9 期。
[7] 熊正贤,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特征分析与绩效问题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7 年第7 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8] 熊正贤,农民生计转型与土地意识嬗变——来自贵州穿青人地区的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8 年第3 期。
[9] 熊正贤,富民、减贫与挤出:武陵地区18 个乡村旅游样本的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8 年第9 期。
[10] 熊正贤,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空间重构与镇村联动——以贵州朱砂古